Saturday, November 18, 2017

一切尽失、一切浸湿 Review Movie:All Is Lost



“罗伯特。瑞福(Robert Redford),你给我点理由喜欢你,好不好?”玲说。

JohnE说:“我喜欢他,但不知为啥。”

JohnG说:“这电影是有点奇怪,只有一个没有名字的男主角,没有任何关于他的故事,只有海难和生死搏斗。”

玲说:“我进入不了角色,我不认识他,所以对他的遭遇同情不起来。我搞不懂为什么这个电影得到的评价这么高。”

娃娃说:“这音乐让我难受极了,好像把我的心碾得粉粉碎,然后再化成一滴水,掺上一把盐,然后融进海涛。那种悲伤真是破了我的感情底线,我要狗一下是谁谱的曲。我受不了啦,我平时看电影时很瞧不起好莱坞结局的,可这回我一直在祈祷个好莱坞结局,希望瑞福获救。”

JohnE:“你的祈祷应验了,他确实获救了。”

玲:“你怎么没看懂啊,他死了,否则电影怎么会叫《一切尽失》(All Is Lost)呢?”

娃娃:“玲,你说得对。我一开始也觉得他获救了,实际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心理需要,但如果看证据的话,他确实没获救。”

JohnE:“不是结局时有一只手来拉他吗?”

JohnG:“那是灵界的手,所以你没看到伸出手的是谁,再说,瑞福在水中已经很长时间,他的肢体语言已经说明他死了。”

娃娃:“玲是对的。我和JohnE是一厢情愿,因为我们希望他活,所以哪怕所有证据都证明相反,我们还是视而不见。”

JohnE:“他不是看到有一条船向他开来才点火烧书导致救生筏起火的吗?”

娃娃:“他看到的可能是月光在水中的反射,随波涛向他涌来,一个在海上漂了八天的人又缺水,产生了幻觉,其实没有船,可在他眼里却是船。这部电影实际是象征电影,他的救生筏起火了,最后在黑暗的水中成了一个金色的火圈,与夜空中的银色满月对应,宛如一个指环,他归灵了。”

玲:“JohnE就是不愿意接受这人已经死了的现实,他要找出种种理由来证明他还活着。对我来说,我纠结的是,瑞福的这人怎么没有名字?我希望电影能给我一点关于他的信息。”

娃娃:“我希望这电影能给我些色彩,比如海上的日出和日落。这电影让我想起《少年派漂流记》(Life of Pi)、《老人与海》(Old Man and the Sea)和《船》(Das Boot),但这部最残酷,没有色彩,海上没有一点暖色调,除了黑白就是灰。还有就是这部电影只有一个男人和残酷的海,没有任何他与其他生命的接触。少年派有老虎,老人有大鱼,《船》中的德国军官有温馨的回忆片段:海军俱乐部里的女人和《丽莉马琳》(Lily Marleen)的歌声,可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男人、大海、危险、生命的搏斗、一段段地失去。”

JohnG:“电影是隐喻,瑞福的角色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故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观众与电影之间的关系。”

娃娃:“对呀,我也没进入故事,电影动感太强,我晕了,想吐,所以一半时间是闭上眼睛在听,可它对我影响力非常大,直捣魂魄,不光感情上有点受不了,还觉得自己也在那湿冷的水中挣扎,我看的不是他,而是我自己,那种希望和绝望,真是少有的经历。

JohnE:“这电影好像有点玩世不恭,两只船与他擦肩而过都没看到他,其中一只还是集装箱船,正是另外一个集装箱船上掉落的集装箱撞了他的帆船,他才落到这地步。”

JohnG: “高科技的装置全部不管用,援救信号发不出,通讯设备故障,淡水桶质量不过关有漏洞被海水污染……他没有享受到任何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却承担了全球化的代 价。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那只集装箱船没救他,我看到过曾经有篇文章专门谈这问题,一般集装箱船上只有不到一打人,他们是流水线作业,时间都是钉死的,如果不能按时抵达目的地就要罚钱,储藏费、登陆费等等,所以有时他们就是看到有船遇难也不会去救。”

玲:“这电影究竟给我们什么启示?”

娃娃:“忍受、抗争、适应环境和因地制宜的能力。”

玲:“我没觉得他有很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嘛?”

娃娃:“他自己补船的漏洞,还有用蒸汽自造淡水。”

JohnE:“JohnG,你在海上漂过帆船,你觉得瑞福哪些地方没准备好?”

JohnG:“总的说来都准备得很好,就是没穿救生衣,但他用海锚那段很精彩,非常聪明。”

娃娃:“我就是觉得难过,瑞福为什么要拍这么令人难受的电影?总该给人点希望吧?没有希望,给点色彩也好啊?哎,我是来看瑞福帅哥的,没想到看得我这么难受,他以前都演那些英俊调皮的角色。。。”


玲:“想象他拍电影的辛苦,我的天,多强的工作量,而且又冷又湿,一切浸湿,比少年派要辛苦多了,真佩服他这个年纪能胜任这角色。这个电影从头到尾一分钟休息轻松的时间都没有,我看都看得累坏了,更何况他是做的人,怎么会这样紧迫。”

娃娃:“那音乐又让这种紧迫感变本加厉,那管乐声应该是法国号闷上一个盖子那种声音,比雾号海螺声亮一点,但总体效果是一种撕心裂肺的孤独和悲哀,可以匹敌巴博的柔板,但却比巴博更难理解,它的悲哀是特指的,好像应该是接近一个母亲失去孩子那种悲哀吧。”

玲:“可电影中瑞福没有跟任何人有关联啊?”

JohnE:“有,体现在他写的日记上,他把最后一篇日记装进瓶子漂掉,就是希望能为家人留点痕迹。我很佩服他的镇定和有条不絮,很强的EQ,最后烧救生筏也是一种声明:我已付出一切,为救自己。”

JohnG:“电影或许还有两个主题,那就是勇气和尊严。瑞福面临的是死神的包围,所有的势力都与他为敌,然而他却没有胆怯也没有放弃,而是用他所有的智慧和能力极力抗争,虽然他失败了,他还是英雄,这是生命的勇气。从尊严的角度来说,大多数人不会遭遇电影中的情况,但都会有生命终极之旅中的不确定性、面对疾病时擦肩而过的机遇、希望和绝望并存、还有那无人可以替代或减缓的孤独之感。如何以坦然的态度去面对生命的考验而依然保持自身的尊严对每个人都适用。”

娃娃:“对呀,我明白了,为什么这部电影这么残酷、为什么瑞福的男角没有名字、没有任何与他有关的温馨回忆、甚至没有日出日落的美好色彩,有的只是他海上抗争的每一个细节过程。此外,那就是完全彻底的孤独与残酷:没有其他生命与他互动接触。一团鱼包围着他的救生筏,这是唯一的其他生命样式,但他在封闭的筏中,鱼在外边,有一次还引来了鲨鱼。他的筏呈水母状,水母的生命在爆炸中结束,所以这筏注定救不了他。

这电影是从一个抗争者的内心视角来经历抗争和死亡的过程,而不是从一个记者的角度来写一个抗争者英勇无比的故事,记者的视角无法也没有资格来勾勒出这种挑战人性极限的极端世界的真谛,这就是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在《让我们来描述》(Let Us Describe)一诗中要阐明的内涵,作家和艺术家需要写出无法描述的东西:这部电影做到了!从这电影来看,他在为他的生命搏斗,那过程是惨烈的,狂风暴雨滔天巨浪是恒常,难得风平浪静的间隙,他要为下一个风浪做准备,这样的人是没有闲情逸致去观赏日出日落、回忆往昔温馨的,他满脑子只有黑白、灰色、寒冷和浸湿。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一部看似没有什么看点的电影会有如此强大的灵魂震撼力和爆发力。

这部电影好评如潮,这也令我对美国的影评人士肃然起敬!电影的表现样式几乎和它的内容一样单调和残酷,与目前盛行的点金术唱反调:没有暴力没有美女没有肉欲,没有那些刺激感官希奇古怪的技术奇观,连风景和色彩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个人在海中挣扎的所有细节,全部都是工作程序性质的,这在暴力横行肉欲横飞以娱乐为主的电影界简直不可思议!我不知这电影是否能赚钱,很钦佩帅哥瑞福对这样的片子如此投入。

罗伯特。瑞福已经七十多岁了,电影所需要的体力强度堪比20多岁的青壮年,瑞福都是亲自操作,包括爬桅杆(见所附视频)。他说最难的还是感情上的投入,因为要将自己放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任何举措都意味着失败的可能,而失败的代价又是很大,如何逼真地去体会这种心理承受力?他说,唯一的方法就是忘我地、全部身心地进入角色,忘了台词、忘了布景、忘了道具、忘了镜头……忘记一切,心中只有那个角色和他所面临的环境。他显然演得出神入化。



(I'm sorry. I know that means little at this point, but I am. I tried. I think you would all agree that I tried. To be true, to be strong, to be kind, to love, to be right. But I wasn't……All is Lost.)

一个人在一个极端的逆境中,生存希望几乎等于零,是不是还要抗争?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我只想说,一切没有尽失,留下来的是:生命的勇气和尊严!我想到了邓老师。与其说“一切尽失”倒不如说:“一切浸湿”--泪水的咸滴入海中,成盐;我的心跌入海中,化泪。 ©H.L.Glennie

2013.11.20

注: 文中图片为网摘,诚谢!音乐连线是电影中部分音乐片段和作曲家Alexander Ebert谈作曲的感受,国内朋友可能无法连上,抱歉。豆瓣也有此电影的音乐,我也附上连线,我没去听,因为我没有豆瓣帐户。Ebert是摇滚乐歌手,力荐。另外附两个优酷视频,一是电影预告,而是电影制作人员及罗伯特。瑞福的访谈,是英语的,但很值得看,尤其是瑞福的访谈。


素月君精评:

虽然没能看到电影,但就此影片带给娃娃君及朋友的震撼来看,它是一部摆脱了习惯思维的程式与结构,集视觉冲击之大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无名小辈与苦难作垂死搏斗渴望生存的故事。虽然为自然毁灭但却给人留下一系列的思索……
不知我说得可对?真羡慕你们有这样走在时代的文化生活!:)
顺祝安好!

附音乐连线:


优酷视频1: 影片预告

优酷视频2: 罗伯特。瑞福访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