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9, 2017

观音乐剧Cabaret有感


看了音樂劇Cabaret,根據同名小說改編,今年是它問世51週年。劇情大意涉及幾組人的故事。

20年代一位美國窮作家去先鋒派文學的盛地柏林尋找寫作靈感,坐火車途中與德國人恩斯特做了朋友,恩斯特為他介紹了一處房租超便宜的寓所,女房東弗洛林是個60歲左右的老姑娘,很精明,但也買恩斯特的面子低價出租房子給作家。

作家在當地一家叫Kit Kat的夜總會裡結識了紅女角薩莉,兩人相愛,薩莉懷孕想墮胎,作家說服她留下孩子與他成家,薩莉同意了。作家差錢養家,恩斯特為他找了個肥差,讓他跑巴黎,條件是將一只箱子交給巴黎接應的人就行。

房東老太弗洛林的猶太朋友赫爾經營著一家商店,是個心情很陽光永遠樂觀的可愛的老頭兒,他很愛弗洛林,弗洛林終於被他感動,願意與他結婚。弗洛林的女房客經常帶海軍水手回家胡搞,弗洛林多次干預阻止,女房客卻說自己是慰問這些愛國水兵。

夜總會MC是個猶太人,對女雇員極盡操縱猥瑣,他要薩莉重回夜總會工作,讓夜總會繼續興旺一如往昔,不知此時他的死期已近。

作家是最敏感的一族,他在弗洛林與赫爾的訂婚晚會上偶然發現恩斯特的納粹袖章,非常反感,他拒絕了恩斯特給他上次去巴黎的酬勞支票,薩莉卻一把奪了過去。恩斯特也除卻僞裝,當場警告弗洛林不要與赫爾結婚,“因為赫爾不是德國人”。作家決定帶薩莉回美國,薩莉拒絕了,她無法擺脫她已經習慣的小圈子,她又墮胎了。接著赫爾來告別,他要搬走了,因為不想讓被迫與他分離的弗洛林難過。作家勸他去美國,老頭兒說他一生已經經歷了這麼多的磨難,這一次他也能挺過去,作家滿臉悲哀。在前往巴黎的火車裡,檢票員問作家是不是喜歡美麗的德國,作家感慨萬千,隔了半晌才擠出一句話:是的,德國美麗。

此劇看點很多,舞型設計是強項,舞蹈語言很豐富,上半場舞型是肆意放蕩的性感,下半場則是詭秘黑暗的死亡陰影;音樂很有表現力,上半場是音色亮麗的長號弦樂加打擊樂為主,唱和跳都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節奏歡快也搞笑,下半場節奏慢下來,管弦樂從合奏開始,漸漸一件件樂器慢慢退出,最後只剩大號奏出一種很怪誕的聲音,音色越來越暗,到最後是加了弱音器發出死相怪氣的拖長音,音調越來越不諧和,除了象征死亡外還帶著一種滑稽腔。

舞臺設置相對簡單,變化不大但非常有創意,將劇情烘托得淋漓盡致!上半場是夜總會的光怪綠離,紅色紫色為主,光線不斷閃爍,樂隊在上層,歌舞者在下層,上層的樂隊限在一個歪斜的框子裡,框子四周都是燈閃閃,倒象是房間牆上掛歪了的巨大電子相冊。下半場的舞臺從平常光色開始越來越暗,快終場時呈黑色,終場最震撼,所有劇中人都上臺,上層管弦樂隊全部脫空,只剩椅子和樂譜架以及孤獨站立的薩拉,燈光全部關閉,背景是完全黑白的奧斯威辛集中營,所有劇中人都成了黑色剪影,然後燈光聚焦在夜總會的猶太MC身上,他穿著黑風衣跳掙紮狀舞,然後退去黑風衣露出囚犯的條子服,一道閃電光照著他蒼白的臉,他僵直著慢慢倒地。然後臺上徹底黑暗。

劇場的氣氛反差很大,上半場大家笑翻了天,下半場安靜得嚇人,到終場時,靜得連針掉地都能聽到。演員謝幕時,觀眾似乎還沒從劇中出來,獲得喝彩聲最多的不是演得最好的人,而是劇中的受害者,弗洛林和猶太老頭獲得最高的掌聲,然後是夜總會的MC,演恩斯特和女房客的人掌聲最少。我自己則是感覺想流淚又卡在喉嚨裡流不出。

回程途中浮想聯翩,想起當年那些猶太人,有的有先見之明離開了德國,有的象劇中人無法適應遷徙選擇留在原地,另一些人有離開德國的先見之明卻選錯了地方,比如安妮弗蘭克一家。在亂世一個人的一時念頭就是一生的生死選擇,很佩服那些到了晚年還能移民的人。每一次動蕩都給象女房東那樣的流氓無產者帶來機會,令她大唱:明天屬於我們,事實又怎樣呢?二戰犧牲的不只是猶太人,德國人也一起遭殃,舉著“正義”的旗幟消滅異己,仇恨只會帶來自取滅亡。

威尔第的史诗歌剧《纳布科》Veridi's Nabucco

一部好作品在我看来通常会将观众的视野扩展至新的疆域或者深入到所知领域的更深层,威尔第(Verdi)的歌剧《那布科》(Nabucco)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她是威尔第的第三部歌剧,严格意义上是他的成名作,为他日后在歌剧界的泰斗地位奠定了基础。这是华府56年来第一次由华盛顿国立歌剧院将此剧搬上肯尼迪中心歌剧院的舞台。


故事情节和故事背景:那布科是巴比伦王,出处来自圣经旧约中的但以理书(Book of Daniel,又译丹尼尔书)记载的那布科耐扎(Nebuchadnezzar,公元前634至562),他征服了耶路撒冷,将以色列犹太人放逐。


那布科耐扎也以建造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著称于世。

 









痛苦之中,那布科祈求上帝宽恕他,将爱女法尼娜还给他,他保证夺回王位后,一定重建圣庙并皈依犹太教⋯⋯上帝让那布科回复正常,重获王位,他立刻释放所有以色列奴隶,履行他的诺言。阿比加伊丽绝望之中吞下毒药,临死前祈求上帝宽恕她⋯⋯














此曲唱罢,两首咏叹调接踵而至,第一首是抒情女高音的咏叹调Cavatina,第二首又是同样高难度音域的戏剧女高音咏叹调Cabaletta,作为观众,真为台上的女高音捏把汗呐。此剧之所以是“女高音杀手”,是因为至少有两个女高音演员因为嗓音功夫没有到家,演出此剧后嗓音被毁坏。




伯罗斯的音质非常圆润饱满,声道气流运行自如,高音区非常明艳亮丽,嗓音自信且富于质感,到达高音区后的声线在上行途中一点也没有呈金字塔形变细变轻的感觉,到达最高音后就是飞流直下立刻切入低音部。 不过她在急速进入低音区时的演唱相对弱一些,低音部的质感不甚厚实,有点散,令人有点浮云缥缈的感觉,音色不很清晰,音质的力度也相对不足,由高到低,稍微有点头重脚轻之感。







威尔第歌剧《那布科》中的合唱很多,重唱丰富,有二重、三重和四重。


听过卡拉斯49年版的同段重唱,卡拉斯在尾部自行将高音区扩展至高阶的降E大调(Top E Flat),令人感到女神的“神力”无与伦比。




华府版的那布科舞台设计和置装可谓一流,我看过不少油管上的视频,华府版在这方面属上乘。

 





美中不足的是第三幕后半部合唱希伯莱奴隶之歌时的场景与气氛不符,有离间效果,这是导演萨杜斯。斯特拉斯伯格(Thaddeus Strassberger)故意为之。



 ©H.L.Glennie




  


Nabucco Overture - Ricardo Muti




素月流天素月流天君雅评:
娃娃君,欣赏这种歌剧是得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实现的哈?否则那简直是“狗看星星一片明”:)就象外国人看我们的国粹京剧一样。真是羡慕娃娃君具有如此多的欣赏知识和乐趣!我们也随您的介绍领略一二......还是那句话: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的窗户:)谢谢您!

顺致祝福与问候!

牛娃娃回评:

素月姐姐好!好开心看见你来,探亲之旅一定收获很丰吧。

欣赏歌剧其实一点不难,不需要俱备多方面的知识,主要障碍是耳朵不习惯生疏的东西,再加上有些“专家”喜欢用词汇吓唬人。歌剧是西洋古典乐的源头,她直接导致了舞曲和序曲,间接造就了协奏曲、奏鸣曲和交响曲等等。凡是喜欢西洋乐的人都能欣赏歌剧。象姐姐这样格律诗词写得好的人领会更快。

说起京剧,艺术含量是相当高的,我觉得与歌剧的表现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京剧有青衣、花旦、须生、小生等,歌剧有高音、中音、低音等(其中还有花腔、戏剧和抒情分类);角色有好人坏人:),演唱形式歌剧有咏叹调(以表达内心感情为主)和宣叙调(以思考某种意向和行动以及叙述事件为主),京剧有快板、西皮流水等。剧情发展两者都有冲突;结局多以一方失败或两方妥协告终;两者舞台背景都精致;服装和道具方面京剧胜出的时候多些,京剧有武打,歌剧没有,但歌剧可能在舞台技术和特殊效果方面更胜一筹。

歌剧是全方位的艺术,我觉得从中能学到很多东西,历史、人文、宗教、哲学和人生,当然还有音乐,更重要的是她能强化右脑,很多事情右脑一开窍,似乎所有穴位都打通了,感觉会变得灵敏,这都是我最初没有预料到的,最初也不过是很简单的喜欢。有时间我会分享我的心得。


 My Other Opera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