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18, 2017

《阿凡达》的启示 Review Movie: Avatar


乘雪天有空,去电影院看了一场《阿凡达》。天生穷命,看不得3D立体片,影片中人物、动物、飞机穿梭往来,直扑我脑门心,那股晕船的味道,真是有苦难言,又舍不得走,半看半闭眼,勉强看完了电影,细数下来,大概漏看了三成。总的感觉还是很喜欢这电影的,除了影像技术上有目共睹的精湛和前卫之外,电影所显示的意义也非同一般。这部电影的票房记录创了历史记录,打破了《泰坦尼克》保持的长达12年的记录。James Cameron导演了这两部电影,他原来心目中《阿凡达》的目标市场是美国蓝领阶层,没想到影片在各个阶层都获得空前成功,其中的意义不同寻常。


首先,影片颂扬了原始文化战胜现代文明、弱势群体战胜强势集团的主题,这种主题对美国这个偏爱强势的民族来说是很不美国的,导演和编剧如此拍片不足为奇,美国是自由社会,只要有钱,他们想拍什么是他们的事,以前这类以弱胜强的电影主题也不少,这次的不寻常之处在于美国主流文化对此片的接受程度和共鸣力度。美国主流社会给人的印象常常是情不自禁地将自己认为是最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不管他们的观念是否符合别人的情况。影片中那家美国宝石勘探公司就是那种腔调,在他们看来,不就是砍一棵树吗?他们不是已经给潘多拉星球上的蓝人部落安排好去处了吗,居然还有这么不识好歹不领情的人要死守着那棵树。有趣的是,美国观众这次是一边倒地站在蓝人部落一边。我的美国朋友们说电影让他们想到了美洲印地安人的悲惨遭遇,他们为蓝人部落保家卫国的胜利而欣慰。当然我的美国朋友大多数都很开明,本来就不喜欢以布什政府为代表的右派政策,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奇怪,但从票房记录来看,电影在全美如此受欢迎,是否预示着美国很多人的唯我独尊的观念有所松动呢?或许金融危机让许多人转入弱势群体,激发起人们对弱者的恻隐之心?我没有答案,只是觉得和以前有所不同。

其次,这部电影突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潘多拉是個和諧社會,蓝人与动物之间有着惺惺相惜的互动。人类中贪利之徒威胁着这种和谐,但正义之士不惜牺牲自己帮助蓝人部落战胜了以上校为代表的邪恶势力;蓝人部落也以德报恩,救助了帮助他们的人,当杰克自身失去面罩呼吸着潘多拉星球上的毒气面临死亡时,是她的蓝面爱人及时找到面罩救了杰克的命;部落头人的妻子也试图拯救格雷丝,终因时间不够而失败。这些人类的正义之士本来是奉命来说服蓝人部落搬迁的,但一旦他们理解了蓝人与潘多拉星球上的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接受了蓝人的文化,对试图摧毁这种文化的人反戈一击。在蓝人部落和正义人士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潘多拉森林中的奇禽怪兽力挽狂澜,助了一臂之力。


在电影的人物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主流社会各类人的面容:

男主角杰克是个双腿至残的退伍海军陆战队员,本来去潘多拉没他的份,但他那科学家挛生兄弟在一场抢劫案中被劫匪杀死,这才被邀请加入行动计划(阿凡达是带有真人DNA的替身,因为杰克具有与他挛生兄弟完全相同的基因。潘多拉星球上的空气有毒,人类直接上去会中毒死亡,所以需要用阿凡达做替身)。杰克之所以接受邀请,是因为上校保证等杰克凯旋而归时会为他接上断腿。杰克到了潘多拉后,因受动物袭击,脱离了大队,误闯入蓝人部落。部落首领和他的妻子决定不杀他,还让自己的女儿教会他如何生存、如何打仗,因为杰克的勇敢引起他们的好奇,再说他们相信神灵已经暗示他们接受杰克。杰克爱上了女孩,完全彻底地成了部落里忠心耿耿的一员。让海军陆战队员做侠骨柔肠的人类大使这点很有趣。海军陆战队是美军中的精英,大多能征善战,可以说是最铁的战士,让这样的人当“外交官”,真的很新鲜。电影中的另一个男配角科学家诺曼,他在此项计划中的使命是“外交官”,但他这个大知识分子碰到英勇彪悍的蓝人,不一定有能力与后者沟通。用人类的武士去与蓝人沟通,这种选择不是偶然的。



女科学家格雷丝是个很敬业的科学家,她是潘多拉勘探计划的技术总指挥。象很多学术上非常出色但政治上有点天真的学者,格雷丝在理论上对潘多拉星球的了解最深,但却少了点对蓝人的感性认识。出发前,她带着优越感去执行她那崇高的科学使命,也没觉得为勘探公司服务有什么不妥。当她亲眼目睹勘探公司为了自身利益对蓝人大开杀戒时,她的正义感突然唤醒,自愿加入了杰克的起义队伍。

有意思的是电影中的正义人士有两类:一类是武士型如海军陆战队员杰克和女飞行员Truty,现实生活中这类人以共和党居多;另一类是专业人员型如格雷丝、诺曼和技术人员印度人拉奥。现实生活中专业人员以民主党居多。影片中的坏人是勘探公司和上校。这个上校是个典型的鹰派军人,通常我们说的美帝国主义就是这类人,是唯我独尊的强势者。想想现实生活中这类人也不少,通常是共和党的右翼,如前国防部长拉姆思费尔德、前副总统切尼、共和党右翼脱口秀主持人林保。

居于两类人中间的是那个勘探公司的主管塞尔褔里基,是他下令大屠杀的,可他是个白领文人,不知道战争这么残酷,当他看到战况时,心里既后悔又难过,但他觉得自己是受了上校的误导才下此命令的。这类公司白领人员在美国颇具典型,平时都是上教堂的良民,碰到别人有困难也会帮一把,但一涉及公司的事物时,很容易为了追求利润而越限,等到出了纰漏也会后悔,但却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他们是矛盾的,假如叫他们直接去伤害有血有肉的真人时,他们一般都会抵制;但如果叫他们在数字上做手脚,即使知道此举会伤害别人,他们也会义无反顾地去执行,因为他们看不到数字后面的真人面孔,做起坏事来也无内疚感。

或许时代变了,美国主流社会也开始接受相互依赖的重要性了,那“美国无所不能”的底线是不是因为本次金融危机而遭到挑战,我不得而知。电影的主题令人深思,视觉和音像效果一流,据说潘多拉星球上的自然景观是Cameron从中国黄山的秀色中得到灵感而制造出来的,建议还没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有空去看看。
(本文所有照片均转贴自网上)©H.L.Glennie
2010.2.28

看《色,戒》男女之异 Review Movie and Book: The Lust and Caution

前阵子各路网友谈李安大导根据张爱玲名作小说《色,戒》改编的电影,口诛笔伐有之,大唱赞歌不乏,可谓热火朝天。终于有时间找了个DVD片子看,看后觉得非常有意思,鄙人不褒不贬但不算客观的感想不少,归纳如下:

首先,我认为演男女主角的两位演员梁朝伟与汤唯的演技实在一流,真想不到《花样年华》中那位蜗死空(上海话意思无能没用)的“奶油须生” 伟仔梁居然能在《色,戒》的洗礼中演到达斯汀-霍夫曼级的性格演员水准,从此对老梁刮目相看;也深感李安发掘演员演技的能力远高于王家卫,这大概是李大导(演)与王中导(演)之间的差异吧; 初出茅庐的汤唯艳丽中处处喷发出的清新则让她从众多娇嗲的美眉女演员中脱颖而出,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依我看,演这两个角色的难度很高,因为绝大部分的性格塑造需要靠脸部表情、眼神和肢体语言,激情床戏虽说精彩,却仅是一种烘托,是李安用来诠释张爱玲对老易和王佳芝两人关系的描述,那就是张爱玲笔下的虎与伥、征服与被征服、猎人与猎物之间互相角逐的关系。两位演员将李安的再创造演得丝丝入扣,淋漓尽致。

其次,李安不愧为大师级的导演,经过他的再创造,张爱玲小说中原本充满杀机和陷阱的猎人与猎物间的角逐,变成了心与心在孤独引领下的无奈撞击,欲望与爱、真与假、生与死、忠诚与背叛、征服与被征服、胜与败、控制与反控制只是一步之差,男女心灵撞击后擦出的火花又将两人烧死--王佳芝从肉体上消失,易先生从心灵上死亡。


老公点头说我的分析有道理,眼里却满是问号,看来他不明白为什么同样一部电影两人的看法却如此不同。老公的眼神引起我的好奇,我想看看张爱玲原作是怎么解释易先生的。小说很短,才26页,以前读过,没怎么放心上,这次重读,发现李安只是借用了张爱玲的故事轮廓,他不光进行了“量变”(加进很多情节),还完成了“质变”--重新定义易先生和王佳芝的人物性格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李版和张版《色,戒》的差异大致如下:
第二,比起李版中人之常情纷繁复杂丰富多彩的易先生来,张版中的易先生是个非常理性冷酷的猎手,没有李版中所表现的心理挣扎与冲突。在张版中,易先生除了多疑和控制欲强外,他将自己和王佳芝的关系定位为“虎与伥的关系”,他是“虎”,王佳芝是“伥”,他是“猎人”,她是“猎物”。在发现她真心爱他的那一刻,他是“憋不住的喜气洋洋”,“她是他生平第一个红粉知己。想不到中年以后还有这番遇合……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他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汉奸政府倒台的日子近在旦夕。)他原本可以选择将她留在自己身边的,情理上也说得过去,因为“特务不分家……况且她不过是个学生。”但易先生哪是这种儿女情长之辈,他毫不犹豫地在她被捕后的当晚将她与其他五人一起枪毙,在他看来,无毒不丈夫,不然她会爱他吗?她的爱与死对他来说是“最终级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易先生回家后的神色并不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悲哀,而是“有点神情恍惚……脸上又憋不住的喜气洋洋,带三分春色。”在麻将桌旁的马太太还以为他“第一次上手。”
总之,张爱玲笔下的易先生是非常冷血的猎人,从易先生身上,可以看到张爱玲眼中那辜负了她的胡兰成:汉奸、情场猎手、利用人不用本钱、害人不内疚还洋洋得意,临死还不忘厚着脸皮写本《今生今世》,从遥远年代里的男女关系中再榨出点剩余价值,似乎真有点借张爱玲之光永垂不朽的企图,不过,与其说张爱玲生是胡兰成的人,倒不如说胡兰成只捞着个死是张爱玲的鬼,没有张爱玲,有谁会记得那胡兰成?
据说小说男女主角的原形是汉奸丁默村和国民党中统女特工郑苹如。刺杀失败并不是因为感情问题,而是郑运气不好,太紧张了让丁发现了,郑被处决时仅23岁,后被追认为抗日英雄。郑的家人和许多电影观众对张版和李版的《色,戒》都很不满,认为该作品歪曲事实,亵渎了烈士的形象。说真的,要是将王佳芝与郑苹如牵在一起,确实对郑不公。不过,《色,戒》毕竟是虚构的小说和电影,不是纪实的报告文学和文献片。作家写作时凭的是一腔灵感,一头扎进角色里,与他们所创造的角色同呼吸共命运,没有时间去考虑政治上正确与否。灵感这玩意根本不受任何东西控制,一有条条框框,左顾右盼四处平衡,灵感就窒息,灵感一死,他们所创造的角色就是不跟着死也会变成苍白无力的高大全和假大空, 就是原本再好的作家也成了御用写手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优秀的作家往往没什么政治头脑,有政治头脑的写手中往往没有优秀作家。至于还原历史真实,文化人可以再拍一部有关郑苹如生平的文献片以告慰烈士在天之灵。在对历史真实这个问题的理解上,不知是否也有男女看法之别?
©H.L.Glennie
2008.6.2

音乐剧《音乐人》:直到那里出现了你!Review Musical: The Music Man



世上乐声悠萦,
玫瑰笑语轻轻,
她们向我叮咛,
在朝露芳草中秀出甜馨。


And there was music,
And there were wonderful roses,
They tell me,
In sweet fragrant meadows of dawn, and dew.

处处都是爱的欢乐,
我却从未听闻爱歌,
不,我从未聆听过,
直到在你出现的时刻。

There was love all around
But I never heard it singing
No, I never heard it at all
Till there was you!


我译的上面这首歌在美国差不多家喻户晓,唱红它的歌手是披头士(Beatles),它最初却来自音乐剧《音乐人》(The Music Man)。 这是我最近看的一部很受美国人欢迎、长年经久不衰的老戏。音乐剧(Musical)是一种用唱歌和跳舞协同讲述剧中故事的戏剧形式,在美国很流行。剧中音乐一般比较通俗易懂,主题曲的旋律多数容易跟唱。此剧剧情比较简单,带点美国式天真无邪的娱乐,也有点出乎意外的惊奇。

故事讲的是一个自称为希尔博士的江湖骗子来到爱荷华州的小镇河城行骗。他作案的一贯手段遐迩闻名:第一步是说服一群小孩子的家长们在当地建立一个儿童乐团,由他来做指挥兼教职。第二步是向每家收取乐器和置装费,然后去订货。第三步是等到货要到的时候就捲款溜之大吉,让家长们背黑锅还钱。很多小镇上的人都深受其害,明知有这么个骗子兴风作浪,但就是没人能及时识破,悔之晚矣的案例层出不穷。
希尔却对这漂亮女孩感兴趣,不断去挑逗她,为了达到接近她的目的,就以乐队指挥的名义擅自闯入她家去找她的弟弟。
玛丽安的弟弟因为口吃老是被其他孩子歧视,所以变得终日沉默寡言。希尔却以他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玛丽安的妈妈让弟弟加入乐团,弟弟见有人喜欢他,便心情开朗起来,脸上也出现了难得的笑容。希尔也算是歪打正著,本来乱说一气吹捧小弟弟的音乐天赋,没想到玛丽安的弟弟还真地有点音乐细胞,在乐队里表现出色。玛丽安的妈妈看著儿子的变化,非常高兴,再看希尔,越看越欢喜,很起劲地撮合他和玛丽安,后者却很激烈地反对。


市民们因一个偶然的机遇发现希尔在行骗,将他抓住。奇怪的是除了市长外,人人都为希尔求情,连市长老婆也加入求情的行列。


全剧以儿童乐团崭新亮相、有情人团圆收场。

剧组演员以小孩子居多,能歌善舞,有些还会乐器,都是些小天才。男主角演得很出色,Burke Moses把那可爱的骗子演得令人又爱又恨,他的歌舞也属上乘。



女主角很漂亮,Kate Baldwin的演技和舞艺都非常好,唱功稍弱,主要是因为她是流行乐歌手,音域不适合此剧,高音时她的假嗓很细薄,低音部的真嗓还过得去,从低到高过渡时就很尴尬了,有点象坐电梯到了顶层,然后要爬楼梯上平台那样。

一般音乐剧歌手唱时用真嗓为多,象《歌剧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中萨拉。布莱特曼(Sarah Brightman)那样一付天籁般嗓音且技巧上游刃有余的毕竟是少数,不过大多数音乐剧演员演唱的平均水平要高过这位女角,比如国人所熟悉的《妈妈咪呀》(Mamma Mia)中的女角歌唱难度和水平就属于平均线。(順便說一句,Mamma Mia的中文译文《妈妈咪呀》译得有点外行,Mia在这里的意思是my,用拉丁词根是为了加重语气和感情色彩。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抱怨剧院提价太厉害时就会模仿意语用重音放在字首的发音法大声说:“Mamma Mia”!意思是“我的妈呀,涨得这么厉害,”因此正确的译文应该是《我的妈妈呀》,看来国内戏剧界的翻译能力还有待提高。因为此译文版已经传开,我也只能将错就错,否则没人知道我在说啥,这叫错到顶时对也错。)

此剧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歌是那些男声四重唱曲目,根据剧情这四人经常要顶牛但却又必须常常在一起,所以重唱的旋律听似有不和谐音,但和声又非常悦耳,显示出作曲家高超的技能。此剧的舞台设置比较简单,但那些老式服装却挺不错。

这是美国剧和曲作家梅里迪斯。威尔逊(Meredith Wilson)的第一部音乐剧,1957年在百老汇公演后一炮打响,得过五项东尼奖,也得过格莱美奖,1962年拍成了电影。


剧中玛丽安唱的主题歌《直到那里出现了你》(Till There Was You)可谓家喻户晓。我将此歌译成中文,並附上该歌乐曲的连线。

此剧传达的意境是典型美国好莱坞式天真的圆满,大家嘻嘻哈哈地看,开开心心地跟唱,娱乐效果一流。音乐剧的故事一般经不起推敲,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的喜剧都止于有情人相好为止,要不然,骗子总是本性难移怎么办?编剧或许会说这是社会学家的领域。此剧倒是有一个值得咀嚼和回味的命题,那就是音乐对心灵的升华作用,这骗子本意是用音乐来骗人的,可在行骗过程中,音乐却洗涤了他的心,让他看到音乐带来的美,这种美也赋予人生一种新的意义。 ©H.L.Glennie

2012.7.19




素月流天君雅评:

到娃娃君这里,不是走马观花,不是大意浏览,而是新知学习!

看娃娃君美文介绍,我的理解,国外的音乐剧是否可说相当于我国的戏剧?有故事情节,有服装道具,更重要的是有舞美音乐。我国的经典剧目也是根据历史故事或者传说呈现一种由音乐带给人们的灵魂冲击,包括全方位的美学感化。国外的音乐剧按唱法分类,我国的戏曲也按不同的唱法分为不同的剧种,可惜的是国外的音乐剧没有成功地引入我国,音乐剧或者歌剧在我国算是阳春白雪,在而今的情势下也难有象娃娃君文中所描绘的那样的受公众热捧的市场......

凡事都是相辅相成的,也许正是我们少了这些才成“这样”......

谢谢娃娃君美文详尽介绍,共同分享!

遥祝安康!

牛娃娃回评:

素月姐姐总是这么谦虚,让我不好意思了。姐姐说得对,国外的音乐剧是全方位的,我国的经典剧目也是如此,国内剧目很多,我对之了解不多,还要请教姐姐。据我有限的理解,京剧的艺术含量和质感可能更强些,国外音乐剧一般说来娱乐性更强,舞蹈成份更多,但这里头也分门别类,〈音乐人〉属于纯朴故事型,主要用音乐歌舞来讲故事;舞台效果型,象〈西贡小姐〉,直升机和轿车都开到舞台上来了;舞蹈为主型,如〈奥克拉何马〉主要用舞蹈来讲故事;歌唱为主型,如〈妈妈咪呀〉,主要用歌来讲故事;灯光为主型,所谓视觉音乐,如〈邪恶者〉;全能型,如〈歌剧魅影〉等等。演员多数是能唱能跳的全能,但有侧重点。

中国在音乐剧方面可能缺少全能型演员,这与我们的成长环境有关,我们的文化喜欢培养专家而不是通才,中国最缺少的是创意和个性,就算中国已经在国际上红了的剧目也都以异国情调而非主流思潮而取胜,创意的培养需要一个自由想像、鼓励冒险和支持标新立异的环境。

不知所得是否靠谱,还望姐姐指教。

爱文字还是爱妻子?附原创中英双语诗《文字》About Movie: The Words

看了电影《文字》(The Words),一开始并不喜欢,觉得一个电影中,故事套故事,里外共三层,有点象走迷宫。可奇怪的是,我晚上做梦全是电影里的台词,一清早醒来,灵感来了,居然写下一首英文诗来,看来这部电影文字的粘附力还是相当强的,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光芒!从两位角色错位的作家的故事中,可以感受到许多生活中的重大命题。


故事的主要人物作家克雷(Clay)开新书发布会,他的新书的男主角叫洛瑞(Rory Jensen),洛瑞一直在做作家梦却总是不成功。

在与妻子多拉(Dora)去巴黎度蜜月时,多拉买了一个旧文件皮包送他。

文件包里有一份手稿, 是一个二战老兵写的小说,讲的是他在巴黎期间和妻子和女儿的故事。

洛瑞将手稿打字成稿,多拉以为是洛瑞写的,鼓励他去投稿。

在妻子殷切的目光下,犹豫的洛瑞拿去投稿,结果立刻爆红。



落魄的老兵找到洛瑞,直诉真情。洛瑞的良心大大不安,他向老板和妻子坦陈,多拉难以原谅他,老板反对拨乱反正,建议他与老兵分享利润。



克雷开完新书发布会,与对他有好感的女学生丹尼爱拉(Danniella)一起回他的公寓。这时的克雷已经与妻子分居,但手中依然带着钻戒。丹尼爱拉坚持要他继续讲新书的其余部分,得知老兵在见到洛瑞之后不久就去世了,连同他的秘密一同消失。这时丹尼爱拉意识到,克雷的新书是他自己的故事,洛瑞就是克雷的化身。可是克雷却叫她别瞎猜,告诉她,文字的虚构和生活的现实虽然很接近,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人要的是现实,而非虚构。整个过程中,克雷一直在向丹尼爱拉抛媚眼示爱。

两人酒过三巡,慢慢贴近,相拥接吻,这时克雷眼中的丹尼爱拉却变成了多拉。
克雷突然一阵悲哀,放开了他怀抱中的丹尼爱拉。丹尼爱拉明白了,问克雷:“你是要现实还是要虚构?” 他陷入沉默,眼前重现多拉的身影……显然,与老兵不同,克雷爱妻子胜过爱他的文字!他的梦是重获妻子的爱,哪怕这是一场虚构,他叫别人选择现实,自己却不愿意选择现实。

这电影虽然情节不紧张,起伏也不大,没啥悬念和戏剧张力,也没太精彩的看点,但老戏骨Jeremy Irons演的老兵却很动人心魄。自第一次看爱恩斯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表演开始就一直是他的铁粉,他演技高超,形神多变,每次要看了名字才知道角色是他在演。这部片子中,他的戏份不算多,但非常抢镜。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当洛瑞问他为什么没有将手稿拿去投稿时,老兵的回答只有一 个字:“命运”,听后只觉得心里重重地被抓痛了,真的是感同身受。这一个字饱含多少辛酸、泪水和无奈!不是命运又是什么呢?老兵爱他的文字超过爱他的妻子,偏偏那文字丢失了,他的一生也毁了,或许他爱妻子多一点的话,他会从她那里获得新的灵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而那爱妻子胜过爱自己文字的克雷却因拾到老兵的文字而成名但却因此失去了他深爱的妻子,命运充满了讽刺,是不是?
我们纵然有再多的智慧,我们能抗衡命运为我们设计出的种种“偶然”吗?生命的形成 就充满了偶然性,至少我们没法选择钻进哪个母亲的胎里。一个人活一生,不管愿不愿意其实都是在学习,任何当时当地的念头以及与此相关的选择都是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作出的,事后我们可能会说:“假如我知道的话,我会做另外一种选择。”可惜时光无法倒流,这就是命运,这或许就是我对“只是当时已惘然”的一种理解吧。这种理解也时时提醒我,做人要对别人尽可能谦虚和感恩,对自己也不要太苛求为难。
电影发布后,评论界一点不看好,批评声四起,有些观点说实话我也认同,比如在表现 形式方面,但电影《文字》的内容却渗透着许多与人生重大取舍有关的命题,如自主与命运、文字和妻子、名利和良心、怨恨与宽恕、挫折与重生、现实与虚构、理性思考与下意识的感情……每一种取舍中主人翁都经历了内心的挣扎。
电影通过讲故事来阐述一种深刻的内涵,人要意识到自己时有可能介入灰色地带而犯错,但人也有良知,会有纠错的意愿,尽管有时不尽完美,所以没有必要自命不凡以道德法官之仪居高临下动动嘴皮子对别人的行为作道德审判,动不动就叫几声“这人是好人那人是坏人”、“这人是真情那人是假意”诸如此类的简单化口号。倒是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位置去看问题,象那老兵那样带着宽容和自省,这种诚恳理解的包容态度反而使这些人生重大命题探讨中的内涵更有生命力,说到底凡人无完人,动不动喜欢对别人进行道德审判的人最合适的审判对象其实是TA自己,如果每个人都照照镜子问问自己到底是 “好人还是坏人”是“真情还是假意”,那么TA就会理解这类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人生的大难题,有时需要一生去回答,因为生活充满了灰色地带,除非是身历其境感同身受,此类道德价值判断都是隔靴搔痒,少一些慷他人之慨的道德口水佬,这个世界也就会少很多脑袋简单的脸谱化口号专家,多一些象《文字》这样的深度探讨。《文字》的内涵需要时间咀嚼和消化,这或许也是电影不卖座却有粘附力的原因。在此将我的小诗译成中文与大家分享:

The Words
Inspired by the Movie "The Words"

by 牛娃娃

I,Old Man to Rory Jensen:


My Pain gave birth to these words!
You stole my life and blossoms.
I loved my words more than
The woman who inspired them.
It was my choice.
I've lived its consequence.
You'll taste yours
In my blossoms
That give rise to bitter plums
In your heart's darkest place.


一,老兵对洛瑞说:

痛苦孕育出我的文字!
你偷走我的思花和生命故事。
我如此爱我的文字
爱到忘了催生她们的那个女子。
这是我的选择,
我为此经历了一生的波折。
你也会尝到
我生命之花中
结出的苦果之味
隐渗在你心中最暗沉的一角。



II,Rory to Dora:

Dora, you are looking into my eyes
But they are not mine
They are somebody else's
Because I lied.



二,洛瑞对多拉说:

多拉你看着我的眼睛
可它们却不属于我
它们属于另一个人
因为我偷了别人的眼睛。



III,Clay to Danniella:

Fiction and reality are close
Like parallel lines never cross.



三,克雷对丹尼爱拉说:

虚构的故事和生活的真实亲密无隙,
但两者却如平行线永不交集。




IV,Danniella to Clay:


Do you want fiction or reality?


四,丹尼爱拉问克雷:

你要虚构的故事还是生活的真实?


©H.L.Glennie 
注:本文所有照片均为网摘,诚谢作者!音乐取自虾米网Dominic Miller演奏的吉他曲“Time Will Tell”。
2013.8.24


素月君雅评:

拜读娃娃君推介美文!
一段段地看下来,犹如春雨润无声......这种片子拍得很唯美很人文很深刻......如果有一天步履匆匆的人都能静下心来欣赏这种片子,那将是一种学习是一种享受,比起那些说教之类的大概更能深入人心,并引人主动地思索人生.....


60后童年时的十大革命样板戏 The Movies in Mao Era of China

近来发现有人未经本人同意,全文抄袭下文且不注明出处。本人在此声明,此文乃本人原创,版权归我所有,敬请尊重版权,不要抄袭,否则后果自负。欲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再好也只能是“贫乏”二字,物质上精神上都属不毛之地,唯一富足的是时间,因为当时盛行读书无用论。那个时代的所有电影加起来只有十个革命样板戏,严格点说只有八个:《红灯记》、《白毛女》、《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海港》、《奇袭白虎团》和最后一个出场的《龙江颂 》(此后出场的属新样板戏)。另外两个是原样板戏的衍生品:《交响音乐沙家浜》和《钢琴伴奏红灯记》。这些革命样板戏都是在毛主席的太太江青一手扶植下诞生的。最初八个样板戏中除了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是芭蕾舞剧外,其余都是京剧,两个衍生品是江青洋为中用将西洋乐器与京剧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小女孩的我当然最偏爱芭蕾舞剧,尤其是《白毛女》。说的是穷人杨白劳因欠了恶霸地主黄世仁的租钱被活活打死,美丽的女儿喜儿被地主掠走。喜儿不堪受辱,逃进深山,常年累月后,变成白毛女出现,吓坏了黄世仁。后来解放军来了,救出喜儿,打倒了恶霸,喜儿重获新生。演《白毛女》的两个舞蹈演员都很漂亮,演黑发喜儿的是上海芭蕾舞团的女明星茅蕙芳,一身红褂子,一头黑辫子,轻盈盈的舞姿令我等小姑娘仰慕。演白发喜儿的是石钟琴,一身白衣,一头銀发,飘然若仙,在那年代,没有比《白毛女》更时髦的女性了。与古典芭蕾舞不同,样板戏芭蕾舞剧里有唱歌的片段。


《白毛女》一开始,杨白劳推门入屋,从怀里取出一根红头绳递给喜儿。

  《红色娘子军》也是芭蕾舞剧,说的是苦大仇深的贫农女吴清华不甘受恶霸地主南霸天的剥削压迫,奋力反抗,被南霸天和他的狗腿子老四打得遍体鳞伤,昏倒在椰林里。正好红军党代表洪常青和侦察员小庞路过,救起清华,带她走上革命道路。有一次清华在侦察途中看到南霸天,报仇心切,擅自开枪,暴露了行踪,被连长处分,缴了枪。清华想不通,但经过党代表的教育,端正了态度。她奋勇杀敌,还入了党。

演吴清华的女演员是薛菁华,据说这角色原本应由当时的芭蕾皇后白淑湘演的,但白被打倒,就改由薛菁华演。我不知道白淑湘演会怎么样,但当时在我眼里,薛菁华是了不起的,就说那个倒踢紫金冠的动作吧,两腿一前一后呈一字型腾空,上身后倾,头部接近向后踢的腿,黑色舞台背景下一个鲜红的斜向“一”字横空出世,令人叹为观止。现在想想中国人才真多,不管怎么搞运动,不管戏里的内容有多可笑,随便从人堆里找个小演员,在技术上总还能震撼一把。
与《白毛女》不同,《红色娘子军》更注重群舞,我喜欢的片段包括南霸天家黎族姑娘的群舞,色彩鲜艳的黎族服装在当时那一片黑蓝色的世界中是何等美妙的亮点。我最喜欢的是万泉河边军民共欢的群舞。美丽的万泉河边,一群姑娘戴著竹编斗笠,迈著轻盈的舞步袅袅娜娜飘然而至,手中摇曵的斗笠随著姑娘们的舞姿在悠扬的歌声中一起一伏:“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家亲⋯⋯”

红色娘子军确有其事,如今在海南琼海还有红色娘子军的博物馆,至今活著的娘子军已达九旬。与全国其他地方不同,海南妇女一向有独立自主的传统,很早就摒弃了相夫教子的传统中国妇女的生活模式,红色娘子军在海南而非其他地方诞生不是偶然的。
高玉倩演的李奶奶和刘长瑜演的铁梅有一场重戏“痛说革命家史”,高玉倩不愧是个高手,从江汉工人大罢工一直说到铁梅她爸死,速度先缓后急,声量先低后高,层层推进,一气呵成,这种技巧叫crescendo,在美国由很优秀的黑人牧师(如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发挥到极致。至于铁梅,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奶──奶──”相信看过的人中无人会忘记。


男孩子们最喜欢摹仿的是剧中座山鵰试探杨子荣时两人的对话:

两出衍生戏都是从原样板戏中抽出几个主要唱段改编的, 目的主要是投江青所好,利用西洋乐器唱京戏。旋律大同小异,但也让人体会到不同乐器制造的不同效果。比如,《交响音乐沙家浜》里用了和声,将“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巍然屹立浩长空,八千里风暴吹不动⋯⋯”表达得更饱满些,但总体效果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有点象一身西装革履头上却带了顶瓜皮帽。虽说那时年少对音乐一窍不通,但对音乐的偏好倾向却是与生俱来的,哪些音调悦耳,哪些令人讨厌,这都不是教出来的。
《钢琴伴奏红灯记》说是伴奏,实际是殷承宗的独奏,演唱的演员倒是真正的伴唱。电影的特写镜头花在殷承宗手弹键盘的指尖上的时间远远超过演唱者的脸。所以记忆中除了殷承宗那野风飞舞般的指尖,其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奇袭白虎团》讲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共产党员严伟才率领侦察队深入敌后,获得情报后“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故事。

样板戏到了这阶段,革命气氛已经有所松动,也就是说从以前注重内容的革命性发展到了表达革命内容的方法上的丰富多样化。让唱青衣的出马任女主角,大大減低了“革命”的“杀伤力”。到了后来的新样板戏《杜鹃山》出台,似乎时尚意识也开始蠢蠢欲动,杨春霞扮演的女主角党代表柯湘那长及肩向里弯卷的头发和腰间束条皮带显出窈窕身段的衣装令多少少女争相摹仿发扬光大。等到杜近芳复出主演京剧《红色娘子军》时,梅派的唱腔如火凤凰般从废墟中死而复生,让很多昔日的京剧票友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梅派复活,文艺的春天还会远吗?此是后话。

这十个革命样板戏的共同特点是树立英雄形象,每个戏里都有个高、大、全的人物,代表领导;每个戏都是敌我分明你死我活;每个戏过程和结局都是一样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做出巨大牺牲,最后赢得胜利。

回首当年再看今朝,文娱界的变化可谓一日千里。那时的演员明星都和别人一样是赤贫,因为那时没有赞助商,没人请他们做代言人;那时候的明星不靠炒作包装,却由领导说了算,这叫外行领导內行,明星们不光不能耍大牌,还要夹著尾巴做人;他们不能迈出国门一步,所以也没人拿外国护照。相同点也不少,明星中有很多不是人民代表就是政协委员;他们也有粉丝,只是那时叫票友,票友不像今天的粉丝那么有钱,再说那时票子根本有钱也买不到,都给内部包了。票友们为明星提供的不是钱,而是关系,这叫有权出权,无权出力,无权也无力的,只能是小丫头,小丫头以下的就是普通观众了。普通观众通常是没有票看戏的,所以才有了电影,所以才有我今天的记忆。

也许对很多大人来说,革命样板戏唤起的回忆是痛苦的,但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在无法接触任何其他文娱内容的环境下,我对这些伴随著我们成长的革命样板戏有种歧型的感情:既亲切又可笑。亲切的是它们带我回到童年,相对于其他活动而言,样板戏不失为一项有趣的活动;说它可笑是因为见识过更好的东西后,觉得它们是那个时代中令人哭笑不得的怪胎。俱往矣,向前看,但愿唱戏做人都别再样板了。©H.L.Glennie
2009.9.7

老电影无轨电车随想 The Movies in China from 60s to 80s

朋友中,我特喜欢与记性好的人瞎聊。与国红妹妹聊天时,不知谁先提到了80年代初期的日本电影《追捕》,我说,“我记得高仓健说的那句,‘昭昌跳下去了’,可第二个跳下去的是谁就想不起来了。”红妹立刻说:“唐塔也跳下去了。”然后我们异口同声:“横路敬二失踪了⋯⋯”。哈哈哈⋯⋯。



那顺口溜反映的是70年代的水准。顺口溜没提到日本电影,真是遗憾,也难怪,日本电影一直到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后才进入中国。那时的日本电影男角不是硬派小生多情美男就是窝囊废,女角差不多都是美女,为了爱情逆来顺受要死要活的。

那时日本电影特别吃香,栗原小卷主演的《生死恋》很火,说的是男主角大宫雄二爱上了朋友的未婚妻夏子,横刀夺爱后,两人愿天长地久直至死神将他俩分离的故事。


中国电影嘛,仅有新闻简报的时间只有几年,先是革命样板戏进入市场,最初是八个,后来又陆续扩展,有关样板戏,我已经在《童年时的十大革命样板戏》一文中谈及,此文专说非样板戏的老电影。接著不少电影尤其是战争片也陆续进入影院。不少台词至今还记忆犹新。好像引摘率最高的是《闪闪的红星》里面那坏人还乡团长胡汉三说的话:“我胡汉三又回来啦!谁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谁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有一回,我给姐姐打电话说我几时几时到她那儿,她说:好,不见不散。我胡汉三又回来啦!” 她的客户在一旁听到了,好奇地用广东话问:“胡汉三系边个?(胡汉三是谁)”

战争片多与打日本鬼子有关,也有打国民党反动派和抗美援朝的。这方面我的记性不如男同学,前一阵子与中学的学弟学妹们一起大疯特疯,集思广益搜出了不少老电影台词。学弟们提供了战争片的精彩台词,学妹们和我提供了非战争片台词。我自己记得最牢的好像都是电影里的歌,到现在还会唱,当然歌词只记得一部分,旋律却记得一句不差。

《平原游击队》是抗日战争片,情节忘了,有些台词还记得,比如“平安无事喽
就是引摘率很高的一句。《地道战》里有一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是常用的。电影《小兵张嘎》也是一部有名的片子,里面好人说的话忘了,可坏人说的却记得:“甭说吃你几个破西瓜,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交钱”!比较好笑的是《地雷战》里那段汉奸和鬼子的对话:

汉奸:“土八路说,不见鬼子不挂弦。。。”
日军官:“八嘎!”
汉奸立正:“不见皇军不挂弦!”




电影《放学路上》是讲红小兵与一个黑五类坏分子鼓吹读书无用论作斗争的故事,记得那坏分子编的顺口溜是:

糖儿香,糖儿甜,吃吃玩玩喜洋洋,
读书苦,读书难,读书有个啥用场。

当时看这电影的感觉就是糊涂,学校里一会说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一会又反对读书好,这电影又在批读书无用论,反正我是到现在还没搞清楚当时毛主席到底要我们读书还是不要我们读书。

电影《海霞》是讲渔民与国民党派来的特务刘阿太斗争的故事。里面有一句台词我们当时常用:“我是你的哥哥阿太呀。。。” 当时我有一个男同学刘建成被人冠之以刘阿太的绰号,他也乐得到处跟人说:“我是你的哥哥阿太呀。” 电影里的小海霞是蔡明演的,还记得小海霞夜深时坐在面临大海的家门口时唱的调:

“头顶三把杀人刀,
渔霸、海匪加风暴,
加风暴。”


除了与阶级敌人斗以外,有些电影是与走资派斗。比如在电影《决裂》中,葛优的老爸葛存壮演的那个走资派令人印象深刻,人们可能对葛存壮在电影中的模样记忆模糊了,但要是我一提起“马尾巴的功能”,想必看过这电影的人都会记忆犹新吧?我的学弟HK连葛存壮的详细台词都记得:“同学们,上回我给大家讲了马的呼吸系统、马的消化系统以及马的骨骼特征,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马尾巴的功能。”


有些电影反映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当时划线的标准是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和右派属于黑五类,是敌我矛盾,这五类之外的是人民内部矛盾,比如富裕中农和干革命不起劲的落后分子等。通常富裕中农是这类电影中英雄人物的主要对立面。比如电影《金光大道》中那对自私自利的富裕中农夫妇有下述对话:

富裕中农老婆:“我說小的溜的闹点得了”。
富裕中农:“这小的溜的怎么闹?”

还有就是电影《青松岭》中那个贪财的富裕中农钱广。

钱广的老婆叽里咕噜:“你为什么多给他两块五?”
钱广说:“你懂个屁,这叫羊毛出在羊身上。”


电影《向阳院的故事》里有个落后分子绰号叫弯弯绕,还记得主角数落弯弯绕的话:“弯弯绕啊弯弯绕,你可真会绕啊”。当时我们将那些很会搞事的人都称作“弯弯绕”。

电影《春苗》是讲赤脚医生春苗的故事,其中有一句春苗的台词我还记得:“我们农民的手能拿锄头,也拿得起针头。”春苗的对手是个女巫医贾月仙,说话很麻辣,她揶揄春苗时这么说:“打开药箱看看,切,都是些什么呀,红药水儿呀,紫药水儿的!还有小苏达咧。”边说还边朝春苗翻白眼。现在想想,农村的赤脚医生制度还是一个不错的模式,至少可以以很低的成本对付小毛小病,不知现在农村还有没有赤脚医生。


文革结束后,电影的世界就精彩起来,文革前拍的片子纷纷涌入影院,电影种类一多,注意力一分散,记得住的台词反倒不多了。







这首歌之所以感动我,一是因为歌词与卖花姑娘采花卖花的辛苦意境以及与她深情的面容相吻合,二是因为歌曲的旋律特别好听,有很多半音,有点斯拉夫音调的淡淡忧伤,比当时平铺直叙的中国民歌调更悠扬婉转,那份忧伤隐藏在貌似欢快的情怀中,令人闻之动容。

越南电影也确实是飞机大炮,看过的电影中只记得《森林之火》,情节都忘了,只记得有一个叫易海的老头,一头长白发,太阳穴附近长著一粒豆大的黑痣。这老头会施妖术驱魔,他施展法术的时候,坐在椅子上,双脚狂踮,双臂左右来回飞舞,一边口中在念:“郑金才、郑金才,妖魔鬼怪快离开,妖魔鬼怪快离开,与⋯⋯与--。”可惜他的法力还是驱赶不了美帝国主义和朗若集团的飞机大炮。


印度电影唱唱跳跳也没错,最出名的是《流浪者》和《大篷车》。男女主角通常以对唱的形式示爱,唱歌跳舞差不多都是同一节奏,又是鼓声又是琴声的:“阿呀土拉,拉--啊--以机了呐西度拉--啊呀啦--啊--⋯⋯”。印度电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又长又臭,没完没了,看到你眼乌珠暴出,耳根子脱臼为止。后来我一听到要看印度电影,就吓得打退堂鼓,尽管电影大多是爱情题材,就算当时小妮子我春心盎然也还是怕那吭长的受罪,这不,我居然连一句台词都记不得。当时还有一个很私人的不喜欢印度电影的原因,叔叔那些东南亚回国的华侨朋友们一见到我个个都说我象印度人,气得我七窍冒烟。现在再看看小时候的照片,才发现人家这么说我是抬举我,那时的我哪有印度人漂亮。



罗马尼亚电影是中学时代最配我胃口的,除了搂搂抱抱的情节吸引人之外,女角的衣著发型都是我所关注的,毕竟人家那头发烫得有板有眼的,哪象我们一头直发紧贴在头皮上。女角的衣服大多数都能显出身材的线条,有时真想学啊,又怕被老师罚回家换装。罗马尼亚电影中最受欢迎的当然是爱情片《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这也是罗马尼亚国歌作曲者波隆贝斯库的传记片,就是到现在我也还喜欢这部片,有机会的话会再看一次,英文片名叫《Balada》。

俊男才子音乐家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英年早逝,30岁就撒手尘寰。部份原因是两个家庭宗教上的差异导致他无法与他深爱的姑娘贝尔塔执子之手。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宗教的力量如此强大,可以决定人的生死。




记得《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原因还有一个,我大学里的学兄恒哥的英文名字是 Walter。恒哥说得一口悦耳的国语,声音象配音演员辰光,人又身材修长,是绝对的大帅哥。有一回我去恒哥的寝室找他,他刚起床,睡眼惺忪的,我看看表 已经过了上午10点,恒哥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今天睡得晚些。”他的同房室友冲我笑笑说:“瓦尔特保卫热被窝。”我这才知道恒哥的英文名字,就此也记住了这个电影。

南斯拉夫电影《桥》也是一部反法西斯电影,其中德国军官的一句话成了日后男孩们的至理名言:“女人的心,我总是猜不透。” 说这话时,神情最好阴险点,至少也得深沉点。

说苏联电影总是那一套,似乎欠公平。苏联电影花样品种相对来说是丰富的。最早的当然是《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让列宁同志先走。”是一句常 被引用的台詞。模仿最多的是列宁的警卫员瓦西里对他妻子说的话:“不要哭,亲爱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那时的苏联真苦啊,瓦西里的妻子和婴儿没食物,这才有瓦西里这句话。我们那时一碰到什么困难有点洩气时,朋友们通常会用这话来励志。







等我到了大学,电影中的各路大军都开进来了。除先前提到的日本电影外,还有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汴卡》等。到了大学阶段,我的长相显然也升级了, 没人再说我象印度人了,倒有不少人说我象叶塞妮亚,想想叶塞妮亚不是真正的吉普塞人,我也气得过了,欣然接受这说法,还去把头发烫成叶塞妮亚的长鬈发,穿 上五颜六色撞在一起的衣服,有半分象,只是没碰上个漂亮多情的奥斯瓦尔多。电影中的台词我忘了,那主旋律却常常萦绕在耳。


再往后些,阿加莎-克里斯第的侦探片也进来了,第一部是《尼罗河上的惨案》,这可是明星汇聚的大餐啊:演侦探波罗的是大牌明星彼德-犹斯第诺夫,演洁姬的 是大名鼎鼎的米亚-法罗,其他明星还有贝迪-戴维斯、安洁拉-兰斯伯里、大卫-尼文等等。电影结束时波罗说了一句极受男同学欢迎的话:“女人最大的心愿就 是要有人爱她。”这话说得太对了,太深刻了,其实男人何尝又不是这样呢,只是不想承认罢了。



后来电影一多,能记住的东西反而少了。有些台词还记得,但与之有关的电影和情节全忘了。下面这些台词就属于这种情况,谁要是知道这些台词的出处,望指教。感谢在先。

1, “你在前面跑啊跑啊,我在后面追啊追啊”


2, 军官问士兵:你看这一个个桥孔像什么?
小兵嘻皮笑脸地轻声地:像...屁股。
军官瞪了小兵一眼:嗯(第三声)?
小兵啪地立正:报告长官,像臀部!
军官:不不不,它们就像一个个脖子套。

到我大学毕业,外国的经典片子都进来了,我是得天独厚,工作的地方有大礼堂,常放内部电影,饱享眼福。那些电影,特别是英国大名鼎鼎的导演大卫-里恩的那些片子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他导演的《齐瓦哥医生》我看了四遍都还嫌不够啊,每次都能看 出新名堂来,比如拉拉离开西伯利亚后,齐瓦哥医生回到战壕,眼里充满沉思和怀恋,身旁那瓶向日葵花瓣正缓缓地在拉拉主旋律中一片片掉落,象征著离别的悲哀和温柔的怀念。这瓶向日葵第一次出现在电影中时是充满盎然生机的,那是齐瓦哥医生初次在战地与拉拉重逢之后多美的电影语言啊!看来大师很认真,每个细节都做到了家。




那时只要一听到是大卫。里恩的电影,我就马上热血沸腾,看了至少两边的他的电影有《劳伦斯的阿拉伯》、《桂河桥》、《印度之行》等。好了,今儿写得累了,等有空再继续开无轨电车瞎回忆。©H.L.Glennie
2011.9.23

注:文中所有照片均载自网络